|
楼上好几位盆友,对此配盆感觉偏小,导致欠缺些空间感的说法,个人并不认同。
作品因题而变格,具体问题须从名题以及中心视点细处分析,此作所须要的实景寓意并非非大场面不可,焦点完全集中在主基调人物和树形上,支配全局。其它配置牵引想象,主要由联想的虚景完善勾画出大空间,现盆面留空布白富有想象余地。
如果此作配盆用方斗或长方形,难道说,比水旱盆还压抑就没有空间感和画面感!不会吧!不要把所有水旱景配盆都一概而论。并非只有实景场面宽大才能彰显大气,有很多恰如其分以小观大的巧妙场面,显得很含蓄隐蔽,令人荡气回肠。作对比,大家都来找出原因,弄清楚核心在那里,悟出艺术真章。
解读此作,中心应着眼于点题。寒江──揭示出大环境非常寒冷。独钓──独自游乐。把两者有机组合连在一起,凄风苦雨使意境高冷,画面孤立无援,处境非常恶劣,但见主人翁淡然洁身慎行。品位的品质侧重流露心境,乘物游心,闲鹤野外逍遥而矢志不渝,这是作品核心所在的风骨。作者营造这扇心灵窗口,感染更多欣赏者悟性悟道,深谙世事变迁和成败兴衰。在此特殊环境下,虽然际遇受阻无可奈何,却独善其身。(作品若名题"垂钓",内涵蕴藉随变化区别也大。)
作品在打造树木形态与点缀中心人物意识形态,也属有机组合遥相呼应,以神统形,以意融形,人树合体,使形象煽情深刻乃至神超形越。配盆大小非常适意,未见小而扼杀远景。倒是被形式打开了心灵的窗户,盆外韵味洋溢着艺术的香气,作品具有很高的文人思想(个人将这类表现形式列为文人树类风格)。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因容而融通以少见多,突显深邃的境界。体现艺术的高妙处,便是从微尘中见出大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