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格: 高50 cm、宽80 cm。该桩在朋友盆景园购得,当时在那看了蛮久,觉得有一定的创作空间,一问要价8000元,确实够高的了只好作罢。隔了有两个多月吧,桩主打电话给我,说了个合理的价格,我就买了。该桩的特点:三条根长得四平八稳,根系发达丰满,右拖根抓地有力,桩身肥大饱满有摆渡。图一、图二是原桩相,原桩主应该说是按动物的形象来造型的。因对该桩心里有底一下子就把树桩裁截了!图三、图四是裁截后的桩相,图五是种植时的树相。08年培育一年后,由于地方有限只好上盆育桩。09年2月进行第二次创作一一破干(图六)。当时裁桩过后就觉得顶干,枝与干交叉的地方几乎连在一起显得肥大,应一次裁截到位…..破干,但考虑到疤痕太多会影响成活,只好种活了再讲。在培育期间得到了宿龙、孙谦盆友的指教,为该桩作了设计图。两个设计都不错,但缩龙盆友的设计有点突破传统的造型,没有反悬、直接收顶,并配附石很有特点,因此,树桩的造型一直朝这个方向发展。到了11年2月进行第三次创作一一翻盆调根(图七)。在调根时发现树桩背面第二托枝附近有芽点,好开心!原来破干时没有逼到理想的芽位好无耐,因此把第二托枝杀去重新培植(图八、图九)。12年至15年是育桩阶段,这期间一直是在模索,但总感觉另一种玩法也许更能体现该桩的特点:流畅的桩身、抓地有力的拖根、龙一样舞动的形态一一裁掉左大根,保留右拖根(图十二、十三)。面对两种玩法确实有点难以取舍,在此希望得到盆友们的正能量一一指教!我的问题是:1、两个造型方案那个更能体现该桩的特点。2、如果按第二方案,那么顶如何结、拖枝如何走? 3、去掉左大根对树桩影响有多大、可不可取?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