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周知,盆景是有生命的艺术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所以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也无论是业内公认的盆景艺术大师还是普通的盆景种植户,想要培养出一盆健康优秀的盆景作品实属不易,更何况是将南国的盆景“移民”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呢?!
“南水北调”系一重大的战略性工程,“南树北养”亦同样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细致的工作。这其中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比如对树木自身习性的了解、修剪造型技艺的掌握、树木在原产地的土质结构、树木在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期间所需的养分、各种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如何应对南方树种在环境转换过程中所发生的突发状况等等。所有这些绝不是简单的嘴上说说只是耗资的问题那么容易,而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物力和养护者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所以有朋友说“都是买七、八成的作品、温室只是保过冬安全,主要是耗资会大很多是真的”这话我不能认同!
作为一个盆景人来说,遇到心仪的盆景彼此之间相互买卖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所以别说买七、八成的作品,就是直接买来成型或获奖作品也是无可非议的,关键是你是否有能力保持、延续或再创它的美丽!我之所以不买下山桩,原因之一是由于南北气候差异太大,导致生桩不易成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即使成活了,去培养一棵大树的一级枝和二级枝所耗费的时间与精力也是非常巨大而不可想象的。从现实出发,作为一个盆景从业者这两点谁都不会不考虑的吧!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树亦如此。
在东北,养护盆景所付出的一切真的不容易的,毕竟它的发源地不在这里。虽有一些气候方面的不利因素,但养护一棵树只是养活其实并不是啥大问题,很多困难还是可以排除解决的,这其中苦乐参半、甘苦自知。我还是那句话:你是否有能力保持、延续、再创它的美丽才是问题的关键,与这一点相比其他问题都不是问题!
文字写到这里,我最要感谢的是所有岭南盆景网台前幕后的工作者们,感谢你们为热爱岭南盆景的人们搭建的有益平台,同时也感谢所有关心、关注我的网友们!传播发扬岭南盆景是我最乐意的事,一己之力虽绵薄,但我不会因为绵薄而就此放弃。
愿岭南盆景这朵艺苑奇葩从南到北开遍世界每一个角落,祝大家树树如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