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盆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28|回复: 23

(转)茶叶专家教你如何喝茶最健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7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茶叶专家教你如何喝茶最健康     对于中国人来说,喝茶养生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近年来,关于茶叶的健康功效研究得也越来越多:抗癌、保护心血管、防辐射……似乎人们生活中所有的健康隐患,都可以靠一杯茶来化解。那么,茶叶中到底有哪些营养成分、究竟能否起到养生作用、怎么喝才能发挥最大的养生效果呢?
          防癌是茶叶的主要功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韩驰教授从事茶叶营养与功效研究已有几十年,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茶叶专家。她说,目前茶叶比较确切的健康功效有预防癌症(包括肺癌、食道癌、肝癌、结肠癌等)、调节血脂、降低血糖、增强免疫功能、防止吸烟损伤等。“喝茶可对因吸烟造成损伤的DNA进行修复,且效果非常好,这是我们通过人体实验得出的结论,也算是全世界比较领先的结论。”韩驰解释,“现在全世界关于茶叶的研究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动物实验,并且是用茶叶提取物来做的。而我们是利用茶叶泡过的茶汤进行的人体实验,证明人们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正确饮茶,就可以获得这样的益处。”茶叶中的有效营养成分多种多样,比如大家熟悉的茶多酚,还有茶氨酸、维生素、咖啡碱等。“按制作原理,中国茶叶分为六大类,即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青茶、普洱茶。后来又有一些再加工的茶,如花茶等,是在六大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江和源说,各种茶叶中有效成分不同,功效也有所不同。
怎样饮茶1.jpg
怎样饮茶.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17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绿茶保护心血管。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代表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等。其主要功效是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还能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抑制和杀灭细菌等。

白茶缓解焦虑。
“白茶按照分类方法不同,包括两种。”韩驰说,一种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安吉白茶,这其实算是绿茶的一种,由于口味较绿茶更为醇和,近些年来大受欢迎。江和源说,白茶的主要功效有保护脑神经、增强记忆、减少焦虑等。此外,白茶中的茶氨酸可以中和一部分咖啡碱的作用,“怕喝茶影响睡眠的人,可以喝点白茶。”还有一种是产自福建福鼎一带的白茶,“这种茶产量较少,口味较一般绿茶要重,就目前的研究,这种茶对于调节免疫力和降血糖都有不错的功效”,韩驰说。 青茶、红茶降低胆固醇。
青茶属于半发酵的茶,其代表品种有武夷岩茶(大红袍)、铁观音、冻顶乌龙茶、凤凰单枞等;而红茶属于全发酵的茶,代表品种有安徽的祁红、云南的滇红,印度和斯里兰卡的红茶也是享誉世界的名品。“红茶由于经过发酵,比绿茶刺激性低,功效也有所不同,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等。”普洱茶、黑茶减肥消脂。
普洱茶、黑茶属于后发酵的茶,人们最熟悉的就是普洱茶了,其中茶多酚类物质的总量较高,具有很好的降脂减肥效果。据报道,巴黎亨利伦多医院的贝纳尔·贾可托教授给20位血液脂肪过多的病人一天喝3碗云南普洱茶,一个月后发现病人血液中的脂肪几乎减少了1/4。日本《健康》杂志则介绍,普洱茶可抑制体重增加,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脂。
“一些茶叶中的名品,如龙井中的明前茶 [/url],其有效成分和普通茶种类无异,含量可能会有所差别。”江和源解释说,明前茶因为采摘早,其中的茶氨酸、维生素C含量较高,而茶多酚含量低。那么究竟哪种茶最有营养呢,两位专家认为,就多酚类物质的总量来说,每种茶都差不多,不过,因为绿茶加工工艺最简单,所以营养成分保存的更完好一些。 怎样喝茶最养生
在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茶叶后,如何让它发挥最大功效,也是一门学问。韩驰说:“不同的茶,保存、冲泡、饮用的方法都各有讲究。”
保存:茶叶最怕潮湿异味。保存的容器以锡瓶、瓷坛、有色玻璃瓶最佳;其次宜用铁听、木盒、竹盒等;塑料袋、纸盒最次。容器要干燥、洁净、不得有异味。盛好保存的茶叶,宜放在干燥通风处,不能放在潮湿、高温、不洁、曝晒的地方。这些地方不能有樟脑、药品、化妆品、香烟、洗涤用品等有强烈气味的物品。当年的新绿茶也可密封后放入冰箱冷冻室,能保存3-6个月。
冲泡:洗茶最多15秒。“现在人喝茶喜欢洗茶,但是我不赞同过度洗茶。”韩驰说,我们在实验中发现,绿茶冲洗两次其有效成分浸出率为70%多,红茶为60%多。也就是说,如果过度洗茶,营养物质就会大量流失。江和源则提醒,如果茶叶不得不洗,那么洗茶时间不要超过15秒。绿茶和白茶,最好不要洗。“但有一种例外,对咖啡碱比较敏感的人,可以喝茶前洗一遍,因为其中的咖啡碱浸出比茶多酚快,快洗可以去掉部分咖啡碱。”
饮用:每天12克最适合。江和源建议,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日饮茶12克左右,分3-4次冲泡是适宜的。吃油腻食物较多、烟酒量大的人可适当增加茶叶用量。孕妇和儿童、神经衰弱者、心动过速者,饮茶量应适当减少。韩驰则提醒,随着功夫茶的流行,人们喝茶“越来越烫了”,这是非常不对的。“人们喝茶本为保健,但喝烫茶会增加食道癌等癌症的发病率,得不偿失。饮茶最佳的温度应该是60度左右,不要超过70度。”
此外,一天之中可在不同时间饮不同的茶:
上午喝茉莉花茶,芬芳怡人,可提高工作效率;清晨喝一杯淡淡的绿茶,醒脑清心;午后喝杯红茶,解困提神;晚上与朋友或家人团聚,泡上一壶乌龙或普洱,别有一番情趣,也不至于影响睡眠。
这种一日饮茶安排,大家不妨试一试。剩茶也可发挥余热,说茶叶浑身都是宝一点儿也不夸张,只要好好加以利用,“过期”的茶叶一样可以发挥余热。一,是隔夜茶。江和源表示,喝隔夜茶其实并没有坏处,但是茶叶易氧化,所以隔夜茶的茶杯上往往会留有茶斑。另外,夏季温度偏高,茶叶容易被细菌污染,发霉、发馊,导致腹泻,所以夏天还是不喝隔夜茶为好。如果不舍得倒掉,还可以用于以下用途:1.隔夜茶中含有丰富的酸类,氟类,不但可以防止毛细血管出血,还能起到杀菌消炎作用,如口腔出血,皮肤出血等都可以用它洗浴含漱;2.用隔夜茶洗头,可治头皮痒;3.口臭使许多人苦恼,如果用隔夜茶每天漱口三次,就可消除口臭烦恼。  二,是旧茶和茶叶渣。龙井之类的绿茶人们讲究喝当年的新茶,万一没喝完,这些茶叶也一样可以发挥功效:1.制作菜肴。炖肉或制作其他较油腻、有腥味的菜时,可以放点茶叶,有去油解腻的功效;2.茶叶渣可以晾干收好,和旧茶一起制成茶叶枕,特别适合夏天使用。如果茶叶的量不够,也可以制成小茶包,用来敷眼,可以缓解视疲劳;3.将泡过的茶叶晒干后撒在家中潮湿的地方,如床下,可以吸收湿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7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7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在风凰网看过,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7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加强知识积累.

点评

真系好帖,我这个茶鬼最喜欢。希望能读到更多这类指导帖!  发表于 2013-7-18 01: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7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茶的确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但对有些人要注意饮用适当。如失眠与高血压患者睡前不宜饮茶。有习惯性便秘的人也不宜饮茶。吃了人参.党参.中药.西药时都不宜饮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7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7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7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和美女都有得看,谢曹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7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曹兄饮茶内行.拜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7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7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功多艺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7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7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只喝铁观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7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曹叔,降血脂对我好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7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7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老鼠 发表于 2013-7-18 02:32
冇纸纸买茶叶,只好饮黑骨茶叶了

你系先好讲!
吹牛.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茶禅一味   文 / 踏云而来
  我国饮茶历史始于何时,未查证官方史书记载,民间传说系医祖神农尝百草一日中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首先发现茶叶能解毒而入药,此未必不是饮茶之渊源。国人饮茶,对选茶、取水、备具、佐料、烹茶、奉茶及品饮方法等都颇为讲究,逐渐形成丰富多彩、雅俗共赏的饮茶习俗和品茶技艺等文化体系。茶与佛教的渊源关系,演译出“茶禅一味”这一茶文化的又一内核。
  茶树,属山茶科,常绿灌木。叶革质长椭圆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秋末开花,花1-3躲腋生,白色,有黄梗。蒴果扁球形,有三钝棱。产我国中部至东南部和西南部。性喜湿润气候和微酸性土壤,耐阴性强,用种子、扦插或压条繁殖,生命力极强。有兴奋大脑和心脏作用,根供药用。茶,经加工可供泡饮的茶树的叶或水沏茶叶而成的饮料。
  “禅”,与佛教有关,为佛教名词“禅那”的略称,意译作“思绪修”、“弃恶”等,通常译作“静虑”。“禅机”、“禅定”是人们对禅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与表述。禅机:佛教名词,禅宗认为悟了道的人教授学徒,往往在一言一行中都含有“机要秘诀”,给人以启示,令其触机生解,故名。禅定:就是“安静而止息杂虑”的意思。佛教修行者以为静坐敛心,专注一景,久之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静”的状态,即成禅定。
  “一”,即同一。
  “味”,滋味,气味;意味,趣味;研究体会……
  可见“茶”是指一种植物及其制品,属于物质范畴,“禅”是佛教对修身养性的一种行为定位与导向,属于意识范畴。“茶禅一味”的字面意思,应该是特指“茶”与“禅”的内核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似和交融关系。
  我,喜欢喝茶,喝早茶,喝茶聊天。虽说喝茶的历史也有几十年光阴了,从对“茶禅一味”的逐字分解中去求解,还是不能真正理解“茶禅一味”这一茶文化内核的内涵与外延。问题可能主要出于对“禅”意的茫然与无知吧。
  近期与茶有缘,年初一朋友送我新制绿茶,不久又得一友送紫砂壶一套,为不辜负朋友厚爱,开始注意学习泡茶手艺和品茶方法。这学习也很是肤浅,就是向朋友打听,所以,除了知道饮茶是不能象以前那样,泡一大杯,然后几口就把它消灭了,而是要少许少许地饮,要品尝要回味,其余的还是不了了之。
  周日闲暇,用紫砂壶泡一杯绿茶,细细品尝,慢慢玩味,试着能不能从中获得一丁点灵感,悟出些许茶的禅味。
  水,肯定是上好的山泉水。取半壶置于炉上,再取紫砂壶及茶碗用热水冲洗置于茶几上。
  候水。思茶。
  茶,茶树。性喜湿润气候和微酸性土壤,耐阴性强,多生长在云雾缭绕的山地,生命力和繁殖力极强,高山茶较低山茶品质佳。茶叶的采摘、加工非常考究,对茶叶的品质影响很大。据说茶有灵性,要得佳茗,甚是不易,有灵性的茶会吸收采茶人制茶人的心性,好比厨师烹调会把心情溶解到菜汤里,细心的人会品尝出做菜之人做菜时的心情一样。茶叶采摘,一是把握时机,早春时节,茶树复苏,逢春雨滋润得生机,以谷雨前逢夜洒甘露而晴朗的清晨为最好时机,此时的茶叶含苞欲放充满生机,滋润饱满而柔嫩。俗话说“雨前宝、雨后草”即为此理;二是采茶人必是那心无杂念脱俗凡尘极富爱心心胸坦荡之人。采摘茶叶时还需周围环境清净,无世俗杂音打扰,无世俗纤尘弥漫空中,唯自然韵律配合,动作轻快而有节奏。茶叶的制作,更是秘诀,一向传内不传外,其精妙在于相同的茶叶相同的过程相同的工艺,制出的茶叶其品质也因制茶人不同而异,是制作过程中茶叶吸收制茶人之心性而致。由此看来,这采茶人,多为脱俗得道之高人,世俗凡尘之人难达此境界,通常认为少男少女乃未染世间不净之身有“金童玉女”之说,故为上选采茶人。荧屏中少女采茶,载歌载舞的情景,也许也缘于此吧?
  我有时也逛逛茶叶商店,琳琅满目的茶叶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说实话我真的分不出茶叶的优劣好坏,总是“以貌取人”,以标价感觉其品质。从内心来讲,以为茶叶的品质本来就没有高低贵贱优劣好坏之分,只是因为采集的时间不同,采集的方法不同,对采集的茶叶的取舍不同,以及对茶叶的制作工艺流程粗细不同,因此附着在茶叶产品中的一般劳动价值不同,故而茶叶体现出不同的价格,确非茶叶自身的本质使然。采集茶树的芽苞芽尖制茶,肯定比采集已经舒展开的茶叶制茶消耗的社会活劳动多,其次芽苞芽尖就可供采集的资源也不会有已经舒展开来的茶叶丰富,也有物以稀为贵的缘故。
  不管是茶树的芽苞、芽尖,还是已经舒展开来的茶树的叶,只要是经过精心加工制成的茶,都会得到人们的喜爱,甚至偏爱,正如俗话说的那样,“青菜白菜萝卜菜各有所爱”。我在都江堰上学的时候就喜欢喝那儿几元钱一包的苦丁茶,特别喜欢它那纯纯的苦味,清热解毒也提神,感觉一般的绿茶涩味太大,感觉一般的红茶、白茶其味过淡。
  水开了,泡茶,品茶。
  把烧水壶从炉上取下放于一旁,取茶叶少许放入紫砂壶内,提烧水壶向紫砂壶内倒入少许开水,半分钟后去水。然后高高地将烧水壶提起向紫砂壶内冲入开水,让茶叶在紫砂壶内翻滚,放下烧水壶,静观茶叶在紫砂壶内舒展浮沉,盖上壶盖,想想茶的味道。
  稍等,手抚紫砂壶感觉温度适中后,一手端紫砂壶倒茶水入茶碗,待茶碗内茶水八成满时,用母子顺势按住紫砂壶盖上的气眼,壶嘴收水干净利落,然后放紫砂壶于几上。看碗中茶水清淡,热气腾腾,用鼻闻闻,茶味滋爽而飘渺,放至嘴唇边,吸少许入唇,舌尖顿感淡淡的微微的涩味,瞬间弥漫整个口腔润至咽喉,清爽自然而来。再饮,再回味,不知不觉中神清气爽妙不可言,宁静,是心的宁静,是思的宁静。此时用“物我两忘”来形容一点不过分。
  好茶,需要“精雕细刻”,好人也要“精雕细刻”,品茶如品人,制茶如树人,树人贵立品,“人到无求品自高,梅花香自苦寒来”。自己制作的茶及自己的人生,品评都是他人的事,与自己无关,自己只能品评别人制作的茶和别人的人生,然后思修己之法施于己。
  一壶茶就这样慢慢地冲饮,由浓而淡,最后感觉不出茶味了,弃茶壶于一旁,静坐,不思,良久。回味中还是觉得这样喝茶,比上班喝茶惬意得多,这样喝茶可以慢慢地品,上班喝茶往往是习惯性动作,偶尔也是解渴的需要,泡得很酽,也是大口大口地喝。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花茶,它那融茶叶之美、鲜花之香于一体的诗一般蒙胧的品质,往往让人未品尝而先醉于其飘香之中。
  突然爱人叫我,扰了我的思绪,茶思也没有了。又想起了好象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做,于是该做什么做什么去了。
  不品茶的时候,为了生存照常工作生活于尘世,与各种各样的事各种各样的人打着交道,说着各种各样的话,真话假话。然后再得空闲时间,又泡茶,品茶,周而复始,这就是我现在和今后与茶有关的全部生活轨迹。
  这样恬淡的生活再平凡不过了,虽然有空闲时也特别喜欢置身于原生态的大自然,领略那份神秘与幽静。偶尔也到名山名川接受古文化及宗教文化的洗礼,终因无佛缘而难得佛之教诲,对禅之内核的理解恐成终生宿愿。
  话说到这儿,回头想想,这饮茶悟道修身是为品茶之应有追求吧?“茶禅一味”,似乎已经被我品出了一点点味道。你要问我那是什么味道,也只好引用先人的那句话来回答你了:“喝茶去”……
                                 
1.jpg
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9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9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好像还有一作用,喝剩的茶叶可制成花肥,钾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6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岭南盆景网(广东省盆景协会主办) ( 粤ICP备14059233号 )

GMT+8, 2025-5-9 18: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