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盆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27|回复: 10

丽江棕榈盆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B0AD2BE-439F-4D27-BA96-0F2AF8A2666D_缩小大小.JPG 6054DAB3-867D-4159-A69F-FB41E7449988_缩小大小.JPG 056989C3-AC92-490A-BD87-F1931AB064AC_缩小大小.JPG EC6FC26B-136A-463C-A835-1FF81F86208F_缩小大小.JPG     IMG_3703_缩小大小.JPG IMG_4128.JPG               丽江棕榈盆景
丽江盆景的传统栽培品种有云南松,梅花,棕榈,木香等。最具纳西族独特风格,智慧和审美情趣的盆景就是棕榈象形盆景。纳西族称:基层巴久,汉译即:棕榈青蛙。
直到今天,丽江有广泛并技艺高超的棕榈制作艺人。
棕榈盆景的制作无一列外从小苗开始。先植于陶盆中,育至10厘米左右又重新取出,垫土横植,利用植物生长的趋光原理,让棕榈向上生长,从时间的积淀中让棕榈根部形成一定的弧度,最后将根部土壤去掉,形成悬根露爪的棕榈象形盆景。一般需时20年。
丽江盆景可能始于明代万历年间,盛于清,成熟于民国,毁于文革。
至今可考的实物是始建于元代的木府中,建有京都制式建筑群和园林,栽培品种有本土山玉兰,垂丝柏等。翔实的图片资料则源自1922年到丽江的美国人的约瑟夫•洛克。洛克为丽江古城桑嶽生拍摄的黑白照片中就有云南松盆景。用盆则沿用至今的陶制圆盆(见图)
英国爱丁堡植物园,至今也曾认:英国园林之母在丽江。
丽江巨贾李达三花园中至七十年代仍有大批丽江本土古杜鹃盆景。打土豪,需要苦大仇深的贫下中农,打倒老干部,需要急进的粪青红卫兵,消灭丽江本土古杜鹃盆景只需冷漠。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瀚森 于 2016-10-2 10:04 编辑

丽江——在今天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说到“棕榈盆景”恐怕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对盆景界来说也是相当的陌生。用今天的审美标准来看“棕榈盆景”,更是没有多少美感,也无多少经济价值,但我深知它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含义。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骁勇善战的民族不胜枚举。不少民族消失在了历史的烟云中,而远在西南边陲的纳西族却得以繁衍至今,并创造了许多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不少成为了国宝级、世界级的人类文化遗产。

从元朝开始,特别是明朝以后,纳西族主动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融入博大精深的汉文化中。具体表现在土司木增从大理接徐霞客到丽江,徐霞客生病后派人抬滑杆送回江阴。所有这一切,都为丽江种下了福址,包括对沿续至文革后才彻底灭绝的丽江盆景。
丽江盆景的栽培历史悠久,传统品种有:云南松,梅花,棕榈,木香等。最具纳西族独特风格、智慧和审美情趣的盆景当属棕榈象形盆景。纳西族称:基层巴久,汉译即:棕榈青蛙。

直到今天,丽江有广泛并技艺高超的棕榈制作艺人。
棕榈盆景的制作无一列外从小苗开始。先植于陶盆中,育至10厘米左右又重新取出,垫土横植,利用植物生长的趋光原理,让棕榈向上生长,从时间的积淀中让棕榈根部形成一定的弧度,最后将根部土壤去掉,形成悬根露爪的棕榈象形盆景。一般需时20年左右。
丽江盆景可能始于明代万历年间,盛于清,成熟于民国,毁于文革。

1922年美国人约瑟夫•洛克为丽江古城桑嶽生拍摄的黑白照片,其背景为云南松盆景、梅桩盆景。
至今可考的实物是始建于元代的木府中,建有京都制式建筑群和园林,栽培品种有本土山玉兰,垂丝柏等。翔实的图片资料则源自1922年到丽江的美国人的约瑟夫•洛克。洛克为丽江古城桑嶽生拍摄的黑白照片中就有云南松盆景,用盆则是沿用至今的陶制圆盆
英国爱丁堡植物园也曾认:英国园林之母在丽江。
丽江巨贾李达三花园中至七十年代仍有大批丽江本土古杜鹃盆景。打土豪,需要苦大仇深的贫下中农,打倒老干部,需要急进的粪青红卫兵,消灭丽江本土古杜鹃盆景只需冷漠。 2016-3-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有史料价值,但不知主人旁边那货是狗或是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消灭古文化斩断老传统除了需要冷漠,更需要野蛮和无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三君子 发表于 2016-10-2 11:41
图片有史料价值,但不知主人旁边那货是狗或是羊?

约瑟夫•洛克为丽江古城桑嶽生拍摄时没有考虑狗耳。丽江的土狗耳特大,时猎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松涛依旧 发表于 2016-10-2 16:21
消灭古文化斩断老传统除了需要冷漠,更需要野蛮和无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杨瀚森 发表于 2016-10-2 18:26
约瑟夫•洛克为丽江古城桑嶽生拍摄时没有考虑狗耳。丽江的土狗耳特大,时猎狗。

这种土猎不知现在是不是如当初一般纯,如纯,说不定可以与贵州下司犬一样,会火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三君子 发表于 2016-10-2 19:52
这种土猎不知现在是不是如当初一般纯,如纯,说不定可以与贵州下司犬一样,会火起来。

土猎自49年后就绝种了。现在玩波以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4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岭南盆景网(广东省盆景协会主办) ( 粤ICP备14059233号 )

GMT+8, 2025-8-3 15: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