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盆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70|回复: 33

一棵卧杆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2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树原托作稿,构思尚未成熟,请各位老师指正
QQ图片20141212123428.jpg
QQ图片20141212123513.jpg
QQ图片20141212123722.jpg
发表于 2014-12-12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2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设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2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象有一大片林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2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2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把绘画的理论知识融汇到盆景造型中,是您现时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盆景设计不同于绘画,它受到树种、个人的管理技术、技艺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要尊重实际,更要灵活变通。
山松,没松针的枝是很难萌芽的,故象你现时的松桩很难达到你画的设计要求。我的山松作品,都是从三两年的小苗培起,一般盆培10年杆身直径达10CM以上,也基本定好托并有两剪,并且今后可剪可蓄地运用岭南枝法。直言了,希望你努力为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2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设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2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好画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宪烨 发表于 2014-12-12 18:00
如何把绘画的理论知识融汇到盆景造型中,是您现时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盆景设计不同于绘画,它受到树种、个 ...

曾老师好!终于等到了曾老师您的开门授课 衷心感谢老师坦诚而毫无保留的教导,对于老师的盆景造诣和精到高超的设计艺术,学生仰慕己久,也一直在认真学习,我从九五年始订读<<花卉盆景>>B版,其实主要目的就是看老师的文章和桩材设计,当时每期必有老师详尽的桩材分析和超靓设计,学生总是再三重复温读学习,百看不厌,受益良多.在此再次谢谢老师.
    我种山松历时已五  六年,开始几年只是积累经验,从寻桩   採挖   养桩促活   到努力揣磨岭南截枝蓄杆和缩枝逼芽的技法,一切都从零开始,开初挖的山松到现在留下来的不多,因无经验,死去一部份,桩型太差淘汰一部份,剩下的已有三至四个过渡,现在已慢慢懂得一些山松的习性和盆景技法在山松上的运用,虽不尽如人意,但还是得到了一部份经验,挖的桩比当初也拉开了距离,所以现在试着画稿也都是用的新桩,照片上的松和学生所绘草稿,其实并不茅盾,我是对着原桩作图,有的枝条在照片上细长远离桩身,一个是照片的像差,二是养旺后有拉弯近身的基础和条件,另外,学生所绘的一些技托,是在原桩上有蚯蚓头一定能逼出新芽点的合适位置而添加.经过老师的点拨,我今后一定会更加认真地思考一系列原桩与绘稿的问题,再次衷心感谢老师的好建议,望日后能得到老师更多的教导
                                                                                                                                                 再致   
  敬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关注赏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章白洋 发表于 2014-12-12 15:43
楼主好象有一大片林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2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有看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2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欣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2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3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3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的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3 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3 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玩山松我没有过多的缩枝逼芽的实践体会,我说说个人看了设计图的一点点意见吧,仅仅就构图来看个人认为靠近卧杆条枝不要,在不影响水路和健康的前提下可以把他处理成舍利杆,这样一来构图多一些留白增加通透感;二来不会以为这枝枝叶比较压低靠近卧杆分散视线,更好更能够集中欣赏卧杆这一精华部分。为了能够更直接表达我的想法,贪图方便借用图改了一下还请 松涛依旧  兄见谅!【仅仅个人小小的看法不知道对否?】
123850wbzgq8n7yg1gbyby.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3 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矮仔大树 发表于 2014-12-13 01:09
对玩山松我没有过多的缩枝逼芽的实践体会,我说说个人看了设计图的一点点意见吧,仅仅就构图来看个人认为靠 ...

老师好!谢谢您的好建议,其实此桩在山上第一次减枝时我就有剪掉贴身枝的冲动,英雄所见略同    但枝剪伸过去又拿开,伸过去又拿开,原因其一:其枝曲度漂亮.原因二:出枝点较合理.所以強压冲动未剪,看原桩与看照片差别太大,加上考虑到如果剪错覆水难收,所以想想还是等养旺和造型构思成熟再作最后定夺,现经老师一分析,我明日再拿剪动动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3 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桩!好画!相比我的几棵拙桩我明天扔了都嫌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3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mengguosheng 发表于 2014-12-13 01:59
好桩!好画!相比我的几棵拙桩我明天扔了都嫌迟。

你的也不要扔,你去看看韩学年老师<<童梦>>一书,里面一章   <<庸材成佳景>>,平常的松桩,经过努力和时光的凝炼,出落得一棵棵光彩夺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3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够靓够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岭南盆景网(广东省盆景协会主办) ( 粤ICP备14059233号 )

GMT+8, 2025-5-15 11: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