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宪烨 发表于 2011-7-7 06:32 
多谢大家的参与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盆景造型是多样的,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好与更好之分。
我的分析如 ...
曾老师早上好!
经过曾老师在原作者的基础上对枝托全面调整,改善效果应是明显的。(1)抬高左跌托后段并加强动态变化,力求与右边托枝平衡。(2)增添前虚掩映枝,调整后衬托枝,形成四岐出枝局面,使树冠浑厚。(3)离清顶部结构,使树气突显一飞冲天之势。
踪合以上3点,冠幅在宽度.深度.高度得到拓展,凛然正气,淋漓尽致展示出岭南技法的魅力。
从形意角度分析,有些看法请教老师,个人看法左边原跌托改为飘跌稍带平展之势,从整体氛围着眼,主杆属偏瘦骨,高举的顶部与底托稍偏向下 和谐局势好象欠些协调,有此感觉,原因出于底托尾段过长有些小影响图型形式所表达的枝体语言--轻灵飞动,青云直上的趣味。望曾老师赐教,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