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盆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10|回复: 24

古树名木:信宜古榕记(刊于《花木盆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7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寻梅踏雪 于 2012-9-18 00:27 编辑

      夏日,《花木盆景》杂志编辑催稿,续报各地古树名木,人文风情。某不揣浅薄,衔命力行,采写信宜古榕……
    拍摄了图片,编辑整理之际,渐感文字部分之艰,下笔枯涩,江郎才尽,汗颜惶恐……然而,过河卒子,有进无退,搜索枯肠,勉为其难,挤得拙文交差……九月付梓,竟一字不易,感谢编辑老师厚爱,不胜惶恐……
    今上传于咱论坛,请方家斧正,不吝指教!








IMG_3202.jpg


《花木盆景》A花卉园艺201209期刊封面



IMG_3203.jpg

内文



IMG_3204.jpg

内文














原文:




                                                       信宜古榕记




      《闽书》曰:“榕荫极广,以及能容,故名曰榕。” 榕树,有称南方神木,因其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生长迅速,寿命长,耐热喜湿等特点,当仁不让地成为南方优势树种。查阅地理方志,与榕有关的地名及典故,不胜枚举:福州号称榕城,赣州、温州选榕为市树,巴金写新会之榕,入选教科书……
    深入了解一下各地榕树文化,饶有兴味:闽台地区,尊榕为神树、龙树,成一方水土的保护神;温州地区,村头路口皆植榕为风水树,树下有榕亭;潮汕地区,家居种植喜前榕后竹;南粤大地,民间笃信境主土地公就住在榕树之下,故每古榕,常伴社庙,香火缭绕……
    位于粤西一隅的信宜市金垌镇平地小学,有一株生于乾隆年间树龄逾250年的古榕,该树为垂叶榕,生机蓬勃,树高 18米,树冠占地约1250平方米,根盘隆基直径 16 米,主干最窄处胸径 2.1 米。树势左收右放,远眺如一绿岛,置身浓荫下,仰望内膛,方见巨干劲枝,参差盘曲,浓酽、丰腴的绿叶,如朵朵绿云,为村民及学童,撑出擎天华盖。
    百年老树,必有厚重之人文积淀,究之果然,此树为校旁六楼村唐氏宗祠之风水树。
    据考,信宜唐氏始祖为浙江昌化人氏唐一龙,于明朝隆庆年间考取文举人功名,出任信宜县府司铎官,1571年定居于此繁衍生息,今已历20世。
    平地小学的前身。就是唐氏宗祠文武馆,据族贤介绍,乾隆年间七世则尧公,有7子25孙,俱有功名。其中四子焕章公考取全国武举第四名,出任江西吉安领运千总,后升迁江西省府守备(省军区司令),获乾隆皇帝亲敕,对其前三代祖公诰封为“武信郎”,今封诰牌匾尚存祠内。
    唐氏宗族显赫,不忘教书育人,七世则尧公与族人设文武馆,用以对子弟学童生聚教训,曾考取全国武举第四名的焕章公,就是从文武馆培养出来的莘莘学子。
    据载,文武馆旁,曾建有文昌塔,遗憾于乾隆年间损毁,塔基上衍生出一棵小榕树,就是今天这棵参天古榕。
    文武馆设立以来,一直对唐氏子弟教化养育,至民国废除武举,文武馆也顺应潮流,改为现代学校。
    唐氏子弟多才俊,建国以来,除政、商、学、技……各行各业人才辈出之外,更秉承先祖武举晋身之豪,投笔从戎保家卫国者众,据不完全统计,有团级以上干部8人,其中曾任我军某独立团(师级建制)政委的唐济彦大校,更是此中翘楚。
    唐氏宗祠自乾隆年建成,一直都是信宜唐氏宗族精神文化活动中心,文革期间受到破坏,后渐修复,最近一次修葺时间为2008年8月8日。
    这棵古榕,二百多年来历尽沧桑,天灾人祸,栉风沐雨,顽强屹立,见证着唐氏宗族的宠辱荣光,庇佑着一代又一代的村童学子,不离不弃。
    唐氏族人,也对古树珍视有加,绕着古树修筑了阶梯围堰,培土护理,教育子弟,惜之护之。据悉,数年前,曾有人出资十数万元,要买下古树挖走,唐氏族人不为金钱所动,保存了古树。
    古树是村宝、是人文、是精神、是象征……如何保护古树, 让它再屹立二百年、四百年、八百年……应该是每一位唐氏子弟的共同信念!






      赏析


                                                     岭南古榕格之范






     榕树是中国盆景的优秀、传统树种,也是岭南盆景的热门树种之一,岭南名家、前辈总结归纳的盆景造型型格,更以老榕庄重、雄伟之树相,凝成“古榕格”之型格。文中所述之老榕,就是此格之大成者。
    该树最震撼部分为根盘,从粗大的树干辐射状伸展的老根盘绕组成整个根盘,密密匝匝,无一丝空隙以容泥土,外沿处隆高于地面约20~30CM,,再垂直扎入泥土,而非常见之根系平缓斜钻入土。整个根盘圆周,如人工切削一般整齐浑圆,令人感叹造化之神妙。远观,整棵树连根盘,如同平座于此,仿佛与树下泥土无一丝关联!
    雄浑的根盘,向上斜收形成主干,如同富士山般完美的锥体,深合岭南技法“渐收过渡”之妙。
    景树枝托分布,颇似手掌五指叉开上伸,粗大的主干枯空一瓣,沧桑嶙峋,2米多高处,第一和第二出枝(出枝方向似拇指和食指)向左次第迭出,第二枝又比第一枝略高,规避了同一水平位置出枝之弊。这两枝,轻描淡写,着墨无痕,仿似粤剧里“走头先、企两边”的三军、喽罗,只为哄染即将登场的主角——第三出枝——也就是主干(出枝方向似中指),主干与第二枝拉开,陡然升起向右斜扬而上(此节决定了向右飘斜的整体树势。),至半身处向左平出一枝,与第一、二出枝交柯,欲盖欲携,体现争让之道。主干亦随此枝之势,回曲左展,完美收势后自然结为顶冠。第四出枝(出枝方向似无名指)有多余累赘之嫌,于第五出枝与主干之间冒出,气生根与树干缠绕交织,略显烦琐,如能剔之,使左边枝托聚绿叠翠,右侧飘枝恣意张扬潇洒自如,更得张驰疏密之妙,则美轮美奂。第五出枝(出枝方向似小指)即为本树之大飘枝、精华枝,斜扬右展,使整体树势平衡,树相呈现左收右放之效。如在本枝第一横角处向下引出一垂飘枝,即为画龙点睛之笔,与左展的第一第二出枝呼应,与地下(同样结合树势呈左逊右重)的根盘顾盼,则形神俱佳 。
    从盆景审美角度,来欣赏古树既有的粗犷、野趣的自然之美,再结合国画画理画意,立图构思布局谋篇,使之更鲜润,更富个性和意蕴。本文附一构思设计图——虽然从保护古树的考量来说,不能加以斧斫,仅体现一番盆景人的艺术眼光和手法,就如一件山采桩材,在充分利用原有枝托的前提下,经过艺术加工,才能逐渐升华为富于感染力的作品……




IMG_2739.jpg


手绘设计效果图,太工笔了,画蛇添足……





1628545h5fwpph83zw61d6.jpg.thumb[2].jpg






163910fvnbnbfrfzofavf1.jpg.thumb[1].jpg





16392382rzpr0rke28uqez[1].jpg





163937rfdd8f8ewuuwrg0e.jpg.thumb[1].jpg





1639510wy220ii2ikz40jw.jpg.thumb[1].jpg








鸣谢:本文采写期间,得到信宜盆景友人邱权先生、信宜唐氏宗祠文化协会秘书长唐济木先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发表于 2012-9-18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是呀,版主不是忙于做月饼咩,上次听你提过下,甘快做哂!发些上来欣赏下手工如何先得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8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8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8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手绘设计效果图是谁画的?一看就知出自专业人士之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8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8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8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然盆景,多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8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志气冲霄汉 文光射斗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8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有古榕,今有寻梅踏雪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8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8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文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8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8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8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8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副其实的古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桩outman 发表于 2012-9-18 12:32
志气冲霄汉 文光射斗牛

言重,汗颜……
谢谢兄台捧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海云帆 发表于 2012-9-18 22:43
名副其实的古榕

谢谢廖师傅捧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稻谷香 发表于 2012-9-18 13:04
前有古榕,今有寻梅踏雪 !

谢谢稻兄捧场,谬赞不敢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9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9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神榕能吸收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古、美、奇、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0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0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手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0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祠堂好靓,下次你带我游一下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石 发表于 2012-9-20 22:33
祠堂好靓,下次你带我游一下好吗,。

好啊,恭候曾总过来……
而且,我们化州还有更靓的祠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岭南盆景网(广东省盆景协会主办) ( 粤ICP备14059233号 )

GMT+8, 2025-8-3 07: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