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盆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27|回复: 37

山松盆景创意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3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叶以健 于 2016-3-17 10:18 编辑

                                                               
                                                                            山 松 盆 景 创 意 谈

                                                                                             广东  江门新会  叶以健
                                                                                                    《扬》3.jpg                                                                      
                                                                                                                                          图照    《扬》

创意:是个抽象名词。音乐、美术、舞蹈、文学创作讲创意。艺术领城里,创意是求新的变革,趋向深层次的自我革命。这种变革没有道路模式可循。这里就我的山松作品,谈点体会。

                  一,松树的风格
山松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应用最大的乔木树种。历代文人雅土甚为赞颂。笔者中学时读过陶铸写的散文“松树的风格”印象颇深。现回过头来细想,要以松树为题材搞创作,如绘画、摄影、制作盆景,就得首先了解它的“风格”。“风格”不等于“形式”,应对它有如下的认识。
       1,“表”的认识:所谓“表”,就是表面、外表。从岭南盆景艺术角度来看,就是得其“形”——构图。与树相、形式、配盆有直接的关系。山松与别的树种有共性,但亦有特殊性,别具一格。例如针状叶、常绿、挺拔、壮严、肃穆,造型以迎客式为代表。深入分析还有“文迎客”与“武迎客”之别(见本刊93年第10期28页《迎客式盆景》)。
“表”的风格要能体现山松直立在巍峨的峻岭中,傲笑风雪的洗礼,遥看山门喜迎宾客。中央政要接待外宾留影也以国画“迎客松”为背景,把“迎客松”推之为国家礼仪的象征,国体之表,可见其意境深长。
       2,“里”的认识:所谓“里”,就是内、潜、藏,不能直观。从岭南盆景艺术的角度认识,就是内涵、意境、神韵等十分抽象的东西。一个盆景作者必须要有“里”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往往是建立在盆外功夫的基础上,是一种文化素质的体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得到的问题。讲究人的悟性、灵感、革新精神。如图照《扬》,是一盆高雅、清秀、脱俗、飘逸带动感的山松盆景。原树桩满布枝托,由于流脂病,大部份枝托被剪掉,只剩下三托在顶端,成了脱脚(见墨图1)。在弃之可惜、取之不成的情况下,转眼又栽种了几年。如从“表”的认识,觉得没有多大的艺术价值了。何不从“里”认识,重新构思呢?要知道山松具有耐旱、耐涝、抗风雪、适应性强、土壤要求不高、生命力强的内在优良品质,故立意营造出斗风、斗雨的动感场面。为增强气氛,把所有枝托清除掉,以突出高空迎风飘扬,斗风雨的树势,带有战台风的味道(广东是多台风的)。为配合动感的需要,实施纠型手术,加大树干的强节奏感,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恰好是它的天赋,让它尽情发挥,作品的创意由此而成(见墨图2)

                               《扬》1_副本.jpg                                                       《扬》2_副本.jpg
                               墨图1                                                                                                                       墨图2  只有强节奏才能显示出力度,“够劲”,
                                                                                                                                                                        才能斗风,斗雨,展示胜利。

                二,山松的特性:以往笔者在有关山松的文章中经常提及。要创意,了解山松的特性是必要的。这里再概括如下:
     1.求生难,生长慢,寿命长,适应性强。
     2.新树桩移植要带妆嫁土,收剪要留吸水叶,迫芽蓄枝宜及早,老化枝条不抽芽,要走回头路。
     3.树干嫩芽很难得。立意构图制作时要注意充分利用,尽可能保留,不能草率。
     4.山松树皮纵裂、古朴、吸水线纵横,木质油脂丰富,柔韧,有利于纠形手术、嫁接。图照《扬》的树顶就是纠形而成。恰似折断的树干,迎风飘扬,体现了山松顽强的风格。
发表于 2013-5-13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学习了,叶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3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老师,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3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解你改姓中了,请在发帖下的编辑栏点击,修改后点击发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3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3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叶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3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3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3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廖志明 于 2013-5-13 21:23 编辑

跟着<<扬>>的后面<<收>>
IMG_0780.JPG
IMG_0782.JPG
http://www.lnpjw.com/bbs/forum.p ... d=104740&extr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3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3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向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3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多学习。谢谢叶老师的好论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3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叶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3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叶老师----高手,高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3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叶老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3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4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不错,有见地...
IMG_20130511_115717.jpg
挖桩途中看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7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8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印象深刻!继续学习,多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9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6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7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3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6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3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岭南盆景网(广东省盆景协会主办) ( 粤ICP备14059233号 )

GMT+8, 2025-5-3 23: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