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盆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56|回复: 13

观松感 —— 创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6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叶以健 于 2016-3-22 14:07 编辑

              观 松 感 —— 创新     
                                                                                                                                                                            叶以健
        是日,我观看了2006年,顺德陈村世界盆景展及收藏家展,细心品味,尽情享受。笔者对岭南山松盆景情有独钟,有感。
众所周知,岭南盆景艺术中,有一个著名流派的始创者叫素仁,其艺术特点,构图简洁清秀,树高瘦,是文人树相的代表者。由于当时历史条件限制,他的造型单调,型式不多。收藏家展馆中,韩学年先生对盆景艺术的追求,有独到的理解,在素仁流派造型上有重大的发展和创新。
       (一)形态创新。 素仁流派大多以高、瘦、直干(包括单干、双干、子母干)为主。讲究挺拔,纤瘦,忌臃肿,直干变化不大。而韩先生在上述的基础上,把直干变为有节奏的“直干”。造型选材,构图布局,不要求笔直,纵轴线近似“直干”即可。局部如有曲折,跌陷,甚至回旋更好。因为这样的高瘦“直干”更能表现出强烈的节奏感,更能具备浓郁的奇特气息。见图照一的主干。(有关节奏感的论述,请参阅本刊1997年第4期30页〈山松树桩悬崖式下悬部份探讨〉)
                                                 05 (2).jpg                                                 
                                                                                                 图照一《松风柳韵》
        
       经上述的变革,本来平淡的素仁直干风格造型,就变得有活力,有动感。特别是山松素材,把它与自然界斗风,斗雨,求生欲望的本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所谓“松风、松格”的内涵就在这里。例如:图照一的〈〈松风、柳韵〉〉,树相高瘦,树干局部弯曲跌陷回旋,节奏感强烈。枝托简洁清秀,取用“柳格”的跌枝手法,一长一短笔直而垂下,形成弱节奏,与主干的强节奏形成反差,刺激视觉,加深印象,看后使人有奇特感,永记脑中。
       (二)意境创新。 抽象的意境因人,因物,因环境不同而变异。把抽象的神韵创新是困难的,但也不是不可能。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普遍性,只要能跳出这普遍性,寻找到特殊性,并得到认可,就是创新。就拿韩先生的《松风柳韵》来说吧,刚劲的山松又怎能与阿娜多姿的柳枝对上号呢?韩先生正好利用“刚劲”与“温柔”的神韵,营造出强烈的反差。人们预想不到的东西,不就变成意境的创新吗?一般来说,“松风”大多比喻刚强正直,坚忍不拔的勇士风度,而“柳韵”洽与此相反。由于柳枝下垂柔软,随风漂溢,好像仙女舞动着彩带在空中游动,动感明显,所以,其意境神韵就在构图造型的强烈对比中表现出来。
另及,树干的曲与直,向上与下垂,枝托的长与短,大与小,布局的繁与简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运用了“反差”艺术的结果。(有关“反差”的论述,请参阅本刊载1998年第八期26页〈山松盆景艺术的“反差”〉)
       (三)简与繁创新。 素仁流派造型,以构图简洁枝托清秀为原则。一般来说,无论是单干或双干造型都是以“品”字托位布局为主,上下均匀为隹。但韩先生的山松造型主干大部份缺托(2/3以下无托),但主干顶端托位较密集,特显繁茂。这就是枝托简与繁的反差对比。
山松造型,旧观念认为有底托为尚品,底托难求这与山松生态有关。因为在松林中底托密度大,养份不足会自然枯萎,另一方面人为削枝,为建筑用材生产须要,因此,能保留底托的只有在开阔的空间任其独立生长。韩先生崇尚自然,不刻意追求完美,从另一个角度来开创自己盆景艺术造型的新天地——随意的自然构图美。见照二、三。        
   16.jpg 11.jpg
                              图照二 <揽云>                                                                       图照三 <风霜岁月尽风韵>
      
       (四)型式创新。岭南盆景的艺术造型,型式丰富,枝法多样,但其中素仁流派的型式比较单调,又大多是直干,横斜等自然大树型为主。而韩先生独创了素仁派的水影、悬崖式造型。难得的是以山松为素材,更加丰富了其型式造型的内涵,这个创新精神不可磨灭,见图照四、五。
        我的观松感,创新的体会。

12.jpg 07.jpg
                                                                         图照四 <云鹤仙骨>                                                      图照五 <雾海探影>                                                                                                 
                                                                                                                                                                                             
                                                                                                                                                                                           2013-10-16改作


发表于 2013-10-16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继承上创新,创新才能进步、提高,创新是盆景艺术创作的唯一出路

点评

正确。  发表于 2013-10-16 13: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6 18: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一个初学者而言我此较喜欢图2与图3,谢谢叶老的分析与讲解,学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7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7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8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创新最重要的是自信和坚持。自信来源于对传统的深刻理解、认识和掌握上,坚持是要在没被主流认知前甘于寂寞,保持良好心态,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创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9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已成哲理明言,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是必要的。但若在分析同一事物.同一境遇却延伸为双重甚至多重标准,快感来啦便叫,不与己谋合便斥,这事物问题就会变得越迷惘,离追求艺术目的也就越远。叶老您认同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9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廖志明 发表于 2013-10-19 16:44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已成哲理明言,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是必要的。但若在分析同一事物.同一 ...

当然认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9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0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事,先顶一下,有空了再来好好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0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学年的松树作品独树一格让人看了过目难忘,又进来阅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3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欣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0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岭南盆景网(广东省盆景协会主办) ( 粤ICP备14059233号 )

GMT+8, 2024-4-29 08: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