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盆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02|回复: 40

与大家分享《对岭南水旱盆景创作的尝试》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2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中庸之弟 于 2014-6-16 23:15 编辑

   《对岭南水旱盆景创作的尝试》
     我俩学习岭南盆景至今已二十多年,从事山水、树石盆景研究也十五、六年,在实践中,逐步明确了自己的突破口并一直追求完善至今。1.水旱盆景是岭南盆景公认的弱项;2.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欣赏水平的提高,宣传力度的加大,盆景进入千家万户,同时,对盆景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多停留在树桩盆景己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3.岭南盆景历来注重意境的营造。在意境营造方面,高质量的水旱盆景固然要丰富和深刻得多,情景直观感好,容易产生共鸣;4.在用盆方面,原来的水旱盆景用盆,除了大理石超薄盆表现意境稍好以外,其余水盆或多或少在表现上有明显的缺陷,一是盆体过深,虽解决养护问题,但不利于开阔意境的表现,两者不能兼得;二是选择性不強,盆的款式、品种少,表现形式局限;三是目前超薄的大理石浅盆,也不适应日趋喜爱较大型桩材的表现;四是浅薄盆在炎热的岭南地区还存在日后景树的养护问题。5.近十多年来,盆景界贤达在水旱盆景用盆创新方面作过很多成功的尝试,突出的有张夷先生的砚式盆景,把盆景意境的表现推到一个新的高度,把有边变无边,把有涯推向无涯;岭南水旱盆景也在立意构图上,由郑永泰、吴成发大师率先崛起,取得娇人的成绩,这些经验很值得总结和借鉴。
      在分析找准努力方向的基础上,对岭南水旱盆景创作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
一、用盆方面:
      依稀印象系列用盆,主要在传统较深的水景盆缽基础上进行改良,在构图布置有水景的部分,先用大理石铺上,基本与景盆面持平,有利于意境的表现,克服了原来深潭、深涧式的水体,又确保陆岸树木有足够的土层养育,解决了意境与保养不能很好兼顾的矛盾。见《江渚洲头》和自制景盆的《古渡遗踪》。
     砚池式水旱用盆,是在砚式的基础上,因应岭南的气侯,大桩材,意境,养护等要素,组合传统浅景盆而成,见《家乡水》。既完全拥有砚式的优点,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加了一个底盆,又比裁种同等大小景树的普通景盆,装载的泥土数量要多三分之一以上,现在,所创作的砚池式水旱盆景,无需特殊管理也一样生长旺盛。
二、创作手法:
     先点题立意(立意点题),然后构图造景。水旱盆景的点题立意(有时次序互換或同步),是很重要的。水旱景是人造的自然景观,是艺术化的自然,情景交融是意境的最佳表达,意境是物景的语言,一盆好的盆景靠意境来说话,达到可赏、可居、可游的境界,心悟物语而共鸣。艺术创作是需要有感而发,它是创作冲动的缘由,是解决自己为了什么创作这件作品,若自己对即将创作的作品表达的主题内容都糊里糊涂,难免在创作时对一些细节的把握不准,不是不可能做盆景,而是作品的艺术性、观赏性会打折扣。
    点题立意有因材立意(点题)。指的是根据掌握的决定用于创作的桩材进行点题立意。如《天地豪情》、《群贤畅聚图》;也有点题立意后选材,如《清风•明月•旷野》、《翠林果岭》。不管孰先孰后,都要随时把它用文字或草图记下来。目前,我们创作的每一件作品,事先都将点题立意构图造景的构思,形成概要性的文本,也作为平常空闲时反复琢磨、修改完善的依据,用以指导创作。立意选材的,若自己手上沒掌握有桩材,可以待机会去找,有时立意只是一闪念,过后追悔莫及。
    点题立意或立意完成作品后再点题,潘仲连、赵庆泉两大师都有区别,前者认为点题立意(立意点题)同步(见汪传龙编著《潘仲连盆景艺术》第111页·命题尺度),也不否定偶有完成作品后再点题,赵大师却属后者(见赵庆泉·汪传龙著《赵庆泉盆景艺术》第46页,孰优孰劣不敢妄论,只可以讲个人习惯。其实,立意有了创作的主题和意境,点题是顺理成章的事,点题应该是主题的点晴之笔(见李伟钊编著的中国盆景艺术丛书《广东盆景》第75页·命题),是诱导进入和欣赏作者本意营造的意境、境界的桥梁。至于引起观赏者题外的联想感概或任由观赏者自我感悟的无题作品,那又另当别论。
    构图,固名思义是将要表达的內容和形式,依据一定的法则和作者对自然的认知、理解程度,构成心中的、纸上的画面,俗语讲打腹稿。是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和确定用何种形式更能很好地将意境表达出来,达到自己想要表达的目的,使作品的內容和形式有机地结合,如何布置一草一木一石,为格调意境服务,做到胸有成竹,为具体造景打基础。造景是将蓝图通过选配好的材料实施创作,并根据实际效果进行微调和细化。
    注重盆外理论和文化的学习积累,优先于盆內实践的积累,学习创作过程贯穿以“眼高手低到眼高手不低”的理念。
三、表现形式:
    如何做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就要进行艺术的夸张,水旱景亦然,最好的手法是写实和写意结合,毕竟盆景是用实材造出来的。写实和写意的调配运用,就要看个人喜好与风格,因应创作的对象,即具体到某一件作品立意的需要斟酌而定,个别地方处理还可进行单点的夸张放大,突显视角效果。以单树入景为主,注重人文文化的体现和意境的追求。景树因材造型,崇尚自然,淡化定式,不拘泥于一招一式的枝法,不拘泥于最佳出枝点位,而是注重整枝的空间变化和方向位置,整体的轮廓曲线自然,物为我所用,为景所用,为意所用,彰显岭南自然大树的水旱风格。在构图造景上,去雕饰与浮华,以自然之材造自然之境。
    以上观点,是中庸之道、中庸之弟坚持创作的源泉,也是今后赖以创作的指导大纲。新的理念、做法亦有待今后进一步的实践充实和完善。
发表于 2014-6-12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得有依有据,我已仔细拜读。这样的文章,可以登杂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2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岭南水旱盆景真的是弱项.大师级的也很少推广.这对盆景界是不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2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2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太对了。谢谢这样的文章,让我们新手好好的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2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矮仔大树 于 2014-6-12 23:16 编辑

认真拜读文章了!【中庸师兄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您俩无私真诚的传授分享宝贵的经验让我们受益匪浅!前辈辛苦了!岭南盆景网有中庸师兄弟而更加精彩!!!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2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好文章!阐述祥尽,引经据典,分析入微细致,如果可以配上图片,就更是图文并茂,文笔生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2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3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3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篇高水平的概论,对水旱的研究和探讨附于实践的理念,表现自然艺术,表达心境与意境融为一体的艺结晶,非普通人能够做得到。这与每个人的文化底蕴,艺术造诣和自身修养有一定的关系。
       哎现在的金钱世界,扰乱了几多人的理念,炒得越热门温钱越快越多,而且的外行有钱人也不懂得艺术欣赏,是普遍现象,所以很难得两全其美。花花世界使人头晕眼花,这也是很现实的现象。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3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圭峰山下 发表于 2014-6-13 00:45
这是一篇高水平的概论,对水旱的研究和探讨附于实践的理念,表现自然艺术,表达心境与意境融为一体的艺结晶 ...

刚想起要补两句文字,见兄捧场盛赞,有一种知己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3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矮仔大树 发表于 2014-6-12 23:10
认真拜读文章了!【中庸师兄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您俩无私真诚的传授分享宝贵的经验让我们受益匪浅!前辈 ...

多谢大树版兄台对我师兄弟的肯定,对于我们热衷于盆景艺术的盆景人,与大家分享心得、体会、成果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多谢了。更多谢岭南网给与了我们这么一个展示平台,让我们盆景网友有一个交流的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3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3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值得一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3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太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3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声倾诉,物我两融,找到自我定位与独具个人的东西,有别于往常读到的为文章而文章,这里属认识与深刻感悟之区别。热切期待中庸师兄弟越趋完善的作品问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3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廖志明 发表于 2014-6-13 12:20
心声倾诉,物我两融,找到自我定位与独具个人的东西,有别于往常读到的为文章而文章,这里属认识与深刻感悟 ...

多谢廖生欣赏。今师弟的这篇文章,是我俩从十多年前对岭南盆景的研究和探索的具体方向,一直以来都是朝着这方向追求,以后还会更深层次的摸索,在传承、发扬岭南盆景的基础上走自己的路,力争做个无愧的岭南盆景人。多谢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3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新手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3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岭南气候环境与江南一带差异较大,水旱盆景成形后养护不易,这或许是岭南水旱盆景发展不较的主要原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3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有机会见面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3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题立意…构图造景。源于自然,胜于自然…多谢兄的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3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好心得。谢谢分享。后辈在前辈的指导下缓慢前行。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4 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思想,愚认为山石水旱盆景之树、之石越少越好,否则有凑拼之嫌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4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阅读文章后,却不知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往下看了其他前辈高手的评论,10#“这是一篇高水平的概论,对水旱的研究和探讨附于实践的理念,表现自然艺术,表达心境与意境融为一体的艺结晶,非普通人能够做得到。这与每个人的文化底蕴,艺术造诣和自身修养有一定的关系.......非普通人能够做得到我就是普通人中的一员......d但我不会放弃,作为普通人,我会一直努力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4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岭南盆景网(广东省盆景协会主办) ( 粤ICP备14059233号 )

GMT+8, 2024-5-3 19: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