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盆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536|回复: 134

梧州盆景名宿袁松林老师山松作品欣赏、分享控针秘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30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2015年5月25日,笔者在广西盆景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吴炳希、骆清林的支持和帮助下,赴梧州、来宾、忻城等地采风,拜访各地盆景名家、资深网友。
      行前,笔者向吴炳希老师诉苦——手中还有部分春节前采写的资料,囿于琐事羁绊,工作效率低下等原因,尚未整理发帖于网站分享……如果此时再采写新的资料,还得排期,才能整理发布……吴老师爽快地表示,先采写,有空再发布……于是,笔者欣然接受了任务,抱恙赴桂……


      很久以前,从盆景书刊看到、听盆景前辈述说 ——老一辈特别是老广州的盆景爱好者,会在平房的屋瓦上放置盆景,在艰苦的条件下从事盆景创作、传承盆景艺术,为后辈所敬仰;再后来,不少的盆景爱好者利用天台、阳台种植盆景,有条件的租赁土地建成盆景基地。在笔者采访的盆友中,还有为了种盆景,不惜仿效“孟母三迁”的故事……总之,套用党和政府的话说:盆景人的种植条件是“与时俱进”了。
      懒人总会为自己的懒找借口的(笔者也是懒人之一,汗颜之至)——有基地的盆景友会说:草长得太凶,工作忙不过来;阳台、天台一族会说:搬运、养护困难,有基地才好……笔者可以告诉大家,懒佬们在抱怨自己种盆景的条件欠佳,啧有烦言,并以之作为自己种不好盆景的借口——其实,大家在抱怨、在盼望有更好的种植条件的时候,知不知道,你们所拥有的阳台、天台,在一些盆景人的眼里,已是奢侈品——有的盆景人,时至今天,连阳台、天台都没有,甚至连楼梯也没有,每天用竹梯攀登,弓腰出入,就在六七层楼的、倾斜的屋瓦上种盆景,居然种出了本地区最有水平的盆景作品,摸索出世所罕见的山松控针技术,这就是梧州盆景名宿袁松林师傅的传奇故事。
       袁松林师傅居住于梧州一幢老式公寓顶层,没有阳台、天台,屋顶为“人字、两撇水”结构,并覆瓦作隔热层。十多年前,酷爱盆景艺术的袁老师,在屋顶砸开一个洞,爬上屋顶,揭开部分瓦片,在倾斜的屋子顶上,开辟了自己的盆景乐园,种上了几棵心爱的山松,十数年如一日,持之以恒,汗水浇出硕果,作品丰盈、成熟,蔚为大观。
       据袁松林师傅介绍,因为揭开了隔热层的部分瓦片,年久失修的屋顶已漏水,正在盆景下面的厨房,逢下雨天,苦不堪言——自己这么大年纪了,如此种盆景,真是不知道图个啥?
       观赏袁松林师傅山松盆景,枝托全部按照岭南盆景截干蓄枝法营造,肥仔枝虬曲有力,枝无寸直,一寸三弯,作品成熟,年功老到,造型雄浑。此外最大的亮点是控针效果:针叶短簇肥壮,叶色翠绿发亮,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岭南地区一些玩松大家,在展览期间,也能将自己的作品蓄针控梢,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不能持久,展览过后,又得放任复壮,针叶篷松。而袁师傅的山松作品,一年四季都要能保持针叶短簇肥壮,叶色翠绿发亮的效果,可谓世所罕见焉!
       种过山松的盆友都知道,山松每年能发两次芽,抽两次梢,但据介绍,袁师傅能通过蓄控,使自己的山松只发一次芽,从而大大减少了控针的工作量。
       袁师傅乐意将自己控针的独门秘技贡献出来,分享泽被天下树友。但是,这门技术,操作复杂,语言陈述困难,再加上笔者鲁钝,难以领悟精髓,不能于本帖铺陈,还得日后再访、多访,多听,多思,冀有顿悟,彼时,再向大家汇报!
       本帖选录袁松林师傅屋顶险峻环境、作品神韵、控针效果、雕刻逸品等图片一辑,传之论坛,以飨知挚。



IMG_5573.jpg
要观赏袁松林师傅的盆景作品,先要爬上竹梯,梯顶右边黑影部分,是木制阁楼,作用是从竹梯爬
到此,中转,再向上攀登




IMG_5572.jpg
阁楼上面,就是砸开楼面的一个方形洞口,有矮凳垫脚,向上爬出洞口





IMG_5559.jpg
在这个洞口上方,用砖砌了一个约一米见方的“小屋”,用于为这个洞口遮蔽风雨





IMG_5499.jpg
攀上洞口,还要弓腰钻出小门口





IMG_5500.jpg
曾庆君老师是常客,架轻就熟,打头阵接应大家上来





IMG_5501.jpg
吴炳希老师小心翼翼探出门口

就是这样难以攀登的路径,袁松林师傅每天都在爬,爬了十多年!




IMG_5503.jpg
廖志明老师展露灿烂笑容





IMG_5504.jpg
山松作品




IMG_5506.jpg
山松作品




IMG_5507.jpg
山松作品




IMG_5509.jpg
九里香作品




IMG_5510.jpg
难得的参观机会,大家都在拍个不停





IMG_5513.jpg
蓄针效果




IMG_5515.jpg
山松作品




IMG_5517.jpg
袁松林师傅



IMG_5521.jpg
山松作品




IMG_5522.jpg
山松作品




IMG_5524.jpg
局部效果图




IMG_5526.jpg
技托局部




IMG_5528.jpg
技托局部



IMG_5529.jpg
技托局部




IMG_5537.jpg
技托局部





IMG_5538.jpg
稳扎稳打……
瓦面外面,就是六七层楼高的峭壁




IMG_5541.jpg
细究之





IMG_5549.jpg
袁松林师傅与他付出无限心血的山松作品。





IMG_5552.jpg
蓄针效果




IMG_5560.jpg
这是袁松林师傅为了迎合笔者来访拍摄而修剪的效果,不代表最佳效果。




IMG_5567.jpg
蓄针效果





IMG_5597.jpg
袁师傅侃侃而谈





附:



IMG_5574.jpg
袁师傅的雕刻作品




IMG_5577.jpg
袁师傅的雕刻作品




IMG_5581.jpg
袁师傅的雕刻作品




IMG_5583.jpg
袁师傅的雕刻作品





IMG_5585.jpg
袁师傅的雕刻作品





IMG_5588.jpg
袁师傅的雕刻作品




IMG_5593.jpg
袁师傅的雕刻作品




IMG_5595.jpg
袁师傅的雕刻作品












本站网友  发表于 2015-7-30 01:44
佩服佩服,实在利害的老先生,我等晚辈学习的楷模
发表于 2015-7-30 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百草园林之花神 于 2015-7-30 01:46 编辑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05: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欣赏靓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感受到袁师傅对艺术追求的那份热情和认真!学习!好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这样艰苦的条件玩出好作品。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业精于勤,华容道上赏靓松,受益匪浅,控针秘诀独一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老前辈盆景人的敬业精神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松很漂亮,但看到松针大都剪过的。难道就是这样控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前辈辛苦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作品。。。学习了。射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袁松林   名副其实  高手在民间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盆景的魅力就在于,它让你可以不计辛劳,乐享其中。心中有这境界了,爬梯钻洞算什么?但是作为晚辈,真佩服老先生的毅力和刻苦。向您致敬!希望建哥辛苦点,尽早把先生控针之技术总结成文字,让更多人学习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13年前刚学弄盆栽时曾请教过袁师傅,可能属刚玩什么都听不明白,事后一句话都记不起来。时隔13年再到此一游心中的确兴奋,所以李站报道我笑得比谁都灿烂。实说,这样危机的立锥之地确不敢久留,一会儿便退下。李站他们在这样的环境却能坚持将近1小时交谈,也就是我的畏惧,错过了偷学秘诀的大好时机,无缘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老前辈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我们玩盆景人的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老前辈盆景人的敬业精神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老前辈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岭南盆景网(广东省盆景协会主办) ( 粤ICP备14059233号 )

GMT+8, 2024-6-4 11: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