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5-15 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解决办法主要有:
1)在做最初的截干打胚时,树干要比原设计要求相对延长一对芽眼的长度,让这一节多余的芽眼抽芽生长。待它生长到一定时期,即将这一枝条剪弱(但要留生势),使枝条的生势转到下一节有用的枝条上,以促
进整棵树的生势。待以侧代干的枝条长到按比例要求的一半大小时,再将多余的一节树干截除。这样,在树势生长旺盛时锯截,伤口的愈合机能会好一些,可有轻微的愈合组织生长。如果在每个锯截的伤口上涂上
一点乳胶,把伤口封闭,还可以减少水份蒸发,防止发生偏枯病害。
2)在设计作品时,要多考虑用疏托粗枝的手法,即枝条的距离要疏,枝条的口径要粗大,同时要采用新陈代谢的方法,让原来枝条的第二节以后抽芽,育成新枝,代替旧枝,可保持原来的枝条形态,又可以克服枝
条老化现象。
3)在对作品进行造型设计时,要注意雀梅树的生理特性,要让树杆四周的枝条生长分配平衡,每一个方位(或上或下)都能生长枝条,保证枝条与根系的营养运行顺畅。
4)雀梅树的盆景作品成功之后,可于每年立春前修剪一次,其余时间如无必要尽量不要随便修剪枝条。修剪后萌动抽芽,要及时抹芽,力求减少产生丛枝,使枝条的生长优势集中。如发现产生了丛枝,要进行疏
枝,将多余的枝条尽量清除,保持通风透气,加大光合作用,保持树势生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