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6-15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作心语:世事变幻风雲涌,融入时代潮流中;优胜劣汰适者生,轩昂潇洒显风骚。
本人制作此盆景以描写大自然的一棵老松,在悠悠岁月里经历过无数风霜雪雨,饱阅沧桑,依然是挺拔伟岸,气宇轩昂且潇洒飘逸,枝繁叶茂而显生机盎然。同时通过此形式托物愉情,借物写心,感怀人生,以造型形式反馈出人生中会遇到的种种磨难困绕,应以坦然面对,去排除,去克服。以苍古老松为楷模,学习松的气质,坚挺硬朗,经过艰难险阻与历炼的人生才会更有味道,更有好光阴,目标更致远与豁达大度。
盆景艺术既要把握制作好外在的形式,更要表达出内在的涵蕴意境。灵活运用各种技法,技法其实是对形式语言表达的经验总结;技法应为创作个性效力,技巧的个性艺术也应为神韵意境效劳,务求做到写意达意。盆景的主骨线与层片叶面的组合所产生的韵味意趣,也就是情感的载体,内涵意境的物象化。在有限的景物中营造出形象生动而鲜明,内涵丰富且含蓄,达到神凝意远的艺术境界。使欣赏者在微小的物态中深化延伸大千世界的浩然和川流不息,令人愉悦兴奋而产生共鸣,使艺术表现的美感升华与精神超越。
此树2002年4月以100元购买的下山桩,有较好的伴嫁枝,种植不到三个月时间就作枝位大调整(现在回想也真够胆大滴),运用岭南截干蓄枝技法降低顶部只保留一芽枝,大飘枝保留10公分长度处的分枝蓄长,每一枝托经过3~4刀的裁截蓄长(当时也是受到众多的非议,认为松树不应以杂树的枝线构造制作),以蓄剪攀扎结合7年终于完成了主体框架。再用几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来制作分枝与横角枝已达到设想中的构图,以富有变化的枝托打破硬直的主干,充分展示片层与叶面的韵味意趣,分枝以远近结合,藏露虚实,疏密聚散,雄秀繁简来达到动静兼备,弛张得体的局面。以此题名来表达我目前的心境,抒发情感,这算不算是为时而作呢?有没有突出题名的必要性呢?本人以此景表心意,见贤思齐,效法前人做事应光明磊落,突出自由创作个性美。
何为个性美?把创作者的情感意识刻画到形象中,借用物态的形式抒发,在盆景造形中运用独特的语言表达(即技法)托物愉情。运用传统美学中的"妙.神.透.简.童心.真心.性灵.意境.含蓄.空灵.刚骨.不取繁饰.借物写心.器写人声"等等。盆景艺术是创作者的一种自由表现,是以自我的心境流露,个性的象佂,题名并非是对观赏者的束缚,正好相反是把作品的内容概括让观赏者理解以及创作动机。作品的主观倾向性是让鉴赏者评定其优劣。意在象外,境由心生。盆景艺术是追求轻巧灵动,奔放舒展,形神兼备,气韵生动,情景交融的综艺大观。以树石的表现形式,随心所欲将个人的思想情感寄予作品中表露,把抽象的意念加以具象化,以“入乎其内,岀乎其外”的写意手法展示盆景艺术作品。巧立题名给欣赏者启发定向延伸,产生丰富联想使思想获得共鸣,这才是艺术作品的目的所在和生存的实质性意义。
我们的民族是强大的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博大精深,有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等多种思想相互碰撞相互渗透而产生的文化产物,其它民族是无法取替的。我们的民族虽然经历过无数的战争与挫折,但是岁月的沧海横流,造就了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子孙,烙下不可磨灭的精神意志。在盆景造型上我们也应该承认某些历史原因而造成阶段性落后,年功老到是盆景外形的关键,应该以取长补短,学习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和敬艺精神,打开门户之见,谨防固步自封,夜郎自大,避免墨守成规不思突破的思想漫延。但是也不要崇洋媚外,否定自己,盲目照搬而排斥自己的民族传统。我们更要以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底蕴,用中华民族的美学思想和美学法则来发扬光大;将刚气,豪气,逸气,东方书倦气和原始气息融洽在一起,以动势为魂,用神韵意境,诗情画意的表达方式为创作动力,打造自己的民族品牌,加快歩进盆景艺术的殿堂,重振中华雄风。
本文写于09年中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