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盆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8|回复: 9

岭南盆栽新秀——汀江雀舌黄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7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g171.jpg
《花木盆景》杂志2025年3月号封面


418e1f743ad73ccfa54c94246d9cb9b.png
按:
      广东省盆景协会副秘书长、专家委员会养护组组长、广东岭南盆景艺术家曾之涌撰写的技术性理论文章《岭南盆栽新秀——汀江雀舌黄杨》,刊载于《花木盆景》杂志2025年3月号。其文理清晰,富有技术含量,可为树友参考和借鉴,也为黄杨这个古老而新兴的盆景树种、更为2023年广东省盆景协会授予大埔县“雀舌黄杨盆景艺术之乡”荣誉称号赋能和宣传,难能可贵。
      曾之涌先生为广东省盆景协会工作团队以及专家委员会中较为“能写”、“愿写”者之一,应予褒扬。
      值该文见刊,特传之网站论坛,并回顾2023年广东省盆景协会考评及授予大埔县“雀舌黄杨盆景艺术之乡”荣誉称号历程,以飨树友。



          岭南盆栽新秀
         ——汀江雀舌黄杨
  
           广东佛山 曾之涌


      大埔汀江两岸盛产的雀舌黄杨,凭借其优异特性,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备受瞩目。其实,早在二十年前,汀江雀舌黄杨便在业内崭露头角。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韩学年收藏的大型黄杨盆景《天人工物》即出自大埔,该作品干径达 40cm、树高及横展幅达 3m,树姿优雅,苍古不凡,堪称盆景界国宝级藏品。在岭南各级展览中,汀江雀舌黄杨也屡屡登上展台,但盆景爱好者往往只关注作品本身,而忽略了其产地。


微信图片_20250317220150.jpg
汀江雀舌黄杨盆景作品


微信图片_20250317220157.jpg
汀江雀舌黄杨盆景作品


微信图片_20250317220200.jpg
汀江雀舌黄杨独特的叶形



       汀江雀舌黄杨枝干古朴苍劲,表皮爆裂起皱,叶片薄革质,匙形、狭卵形或倒卵形,叶片正面呈绿色,富有光泽,背面呈灰色,叶柄较短,长 1~ 2 mm。汀江雀舌黄杨喜阳,偏好湿润的沙质壤土,生长速度快,每年干身增粗约 2 cm。芽头较为粗壮,花期短,不易结实。汀江雀舌黄杨为浅根性树种,四面发根,易修剪、移植、蟠扎,适合各种造型。


微信图片_20250317220204.jpg
汀江雀舌黄杨地植效果



       汀江雀舌黄杨主要通过扦插和压条方式繁殖。扦插繁殖宜在梅雨季节进行,老枝、嫩枝条均可作为插条,插条长 10~15cm,扦插后 40~50 天生根。压条繁殖宜在 3-4 月进行,将二年生枝条压入土中,翌年春天即可与母株分离移植。


微信图片_20250317220208.jpg
汀江雀舌黄杨盆景发达的根系



微信图片_20250317220212.jpg
汀江雀舌黄杨盆景发达的根系



微信图片_20250317220216.jpg
汀江雀舌黄杨盆景发达的根系



       汀江雀舌黄杨喜光喜湿,不可长期置于室内养护,盆土应保持湿润,夏季高温时多向叶面喷水,施肥时以腐熟的花生麸为主,忌过量施肥。汀江雀舌黄杨易受钻心虫、介壳虫危害,可用相应使用氯氰菊酯、杀扑介防治。



微信图片_20250317220220.jpg
汀江雀舌黄杨钻心虫危害状



微信图片_20250317220223.jpg
汀江雀舌黄杨介壳虫危害状




       在造型上,应根据树的自然形态,因势利导,采用截干蓄枝的技法,并辅以粗扎细剪,实现剪扎结合。因其木质较软、枝条皮薄,蟠扎时先用布料包裹枝条,再用铝丝缠绕,防止损伤树皮。对于枝条变位较大的情况,要分多次完成,切不可急于求成,以免造成不良后果。此外,汀江雀舌黄杨嫩枝生长迅速,容易自然拉长,导致形态软散,可通过摘叶加以控制,即在枝条未完全木质化前,保留一至二对嫩叶,将其余部分摘掉。在合理控制水分和肥料的条件下,一般十天半个月就能萌发出嫩芽,如此循环往复,枝条会逐渐变得短粗有力,树形更为丰满。


【雀舌黄杨特点】

1.外观特点:雀舌黄杨的叶形呈卵形,叶尖尖锐,叶子较小,树干呈灰白色,树皮皱皮和光滑。

2.生长环境:雀舌黄杨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应性很强,能在各种土质和气候条件下生长。

3.用途:雀舌黄杨是大小盆景和庭园景观树种,也可作为防风、绿化、修建篱笆等用途。

4.水肥管理:雀舌黄杨喜欢湿润的土壤和高养分,需要经常浇水和施肥。

5.繁殖方法:雀舌黄杨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扦插、嫁接和种子繁殖,其中扦插、种子繁殖方法较为易行。

【雀舌黄杨种类】

雀舌黄杨是指黄杨科植物中的一种传统名木,也是盆景、园林绿化中应用广泛的树种之一。具体的种类包括:
1.线叶雀舌黄杨
2.闽南雀舌黄杨
3.沙州雀舌黄杨
4.榛子雀舌黄杨
5.剑叶雀舌黄杨
6.福建雀舌黄杨
7.云南雀舌黄杨
8.汀江雀舌黄杨

这些雀舌黄杨种类在形态、生态和用途等方面略有差异,但总体来说都是具有高观赏价值的园林树种。

     


附录:

     回顾2023年广东省盆景协会考评及授予大埔县“雀舌黄杨盆景艺术之乡”荣誉称号历程


考评组简介.jpg
2022年11月和2023年3月,大埔县盆景协会、大埔县人民政府分别向广东省盆景协会递交了申报“雀舌黄杨盆景艺术之乡”的报告。
广东省盆景协会领导对申报报告十分重视,认为是我省继顺德和中山之后的第三个申报的城市,应积极支持。决定成立评审专家组按照评定标准,实地考评。
图为考评组简介



BG1A4419.jpg
在数天的考评行程中,考评组考察了部分有代表性的盆景园和种植基地,部分偏远地域囿于时间所限,未能全部涉猎。
      根据大埔县盆协陆续补充的资料,不完全统计,全县盆景、绿化苗木种植基地近800亩,具有2亩以上规模的盆景种植园20家。
      上图为考评组考察钟用柱盆景园,位于大埔县茶阳镇古村,约20亩,黄杨大中型素材1320棵,小微盆景、素材约8000盆(棵)



BG1A4246.jpg
大埔县委、县政府对申评工作高度重视,派遣了县委副书记蓝欣、县委常委廖昌源(统战部长)、副县长葛志发、林业局局长何凯涛等领导干部,和大埔县盆景协会代表一起,与考评组举行了座谈会



BG1A4215.jpg
合影
前排左起:罗汉江、廖昌源、王金荣、蓝欣、谢克英、郭敏、葛志发、何天赞
后排左起:何友平、李建、曾之涌、梁宝华、房增文、邬浪安



1742222276076.png
经考评组的综合考评认为:大埔县申报“雀舌黄杨盆景艺术之乡”的资料翔实,实地考察各方面均具备了“雀舌黄杨盆景艺术之乡”的入选条件。为了推动我省盆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让盆景走进千家万户,普及盆景文化,同意授予大埔县“雀舌黄杨盆景艺术之乡”的荣誉称号。考评组撰写了《考评报告》并提交会长工作会议审定。
图为《考评报告》截图



BG1A8287.jpg
大埔县盆景协会于2023年国庆期间组织了举办首届首届会员盆景展,参展盆景作品共有146盆,其中黄杨盆景约占九成。
在开幕式上,广东省盆景协会会长黄远颖宣读《关于授予大埔县“雀舌黄杨盆景艺术之乡”的决定》



BG1A8304.jpg
广东省盆景协会会长黄远颖为获得“广东雀舌黄杨盆景艺术之乡的”称号的大埔县人民政府授牌,大埔县政府副县长葛志发(左)代表县政府接牌



岭南盆景网 责任编辑:李建
发表于 2025-3-18 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8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8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8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8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9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0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1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3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岭南盆景网(广东省盆景协会主办) ( 粤ICP备14059233号 )

GMT+8, 2025-5-9 13: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