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盆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09|回复: 17

请教各位养黑松的大神一些技术性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14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前辈好,我打算开春从山上挖一批小黑松做盆景,但是没玩过,不知道怎么养,请大神们不吝赐教。
    主要是移植方法、如何去枝、防治病虫害、水肥管理等事项请给与指教,谢谢、谢谢、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5-2-14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下,我在山东烟台挖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4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提高黑松移植成活率
通常都认为黑松移植时间从入冬休眠期到早春二三月份。其实最佳期应是春节前夕(闽粤地区)到植树节(3月12日)。
如果是初冬季节移植,强力根在低温条件下无法促生新根,这时与新土细密接触的时间过长,极易导致伤口溃烂,管理难度加大。但针对无法携带土球的桩头,如果在春季松芽开始萌动,松液流动松而根不能及时从土壤中吸取有效养分,就导致植株的供需失衡,即便抽出松芽不日也会渐渐枯黄。因此,遇到上好良材又无法携带土球时,应及早移植使其在新的土壤中慢慢地分化生根。值得注意的是,在移植时尽可能呵护细小根须,特别是劲头越大的粗根其细根就越多,越发珍贵,特别是直立式的主根就更粗,细根更加重要。移植时尽可能疏减多余的枝条,减轻树体的负担。
黑松最怕烂根。防止烂根与促生新根是关系到黑松成活的又一重要环节。首先是盆土的配制问题。黑松是在PH值6.5左右比较好。南酸北碱。在南方大多土壤PH值都是偏酸性,假植松须要透气好、脱水快的生长条件,通常理想的是用三毛土,即山土中带有白至成分,呈粗细不均的颗粒状,用手指碾抹可成粉末,再拌二份黄土(即山土)或沙土。如果没有条件也可以就黄土加粗沙,如山土的含沙量较高,沙就少用,反之多用。另外根皮的新切口在种植前用利刀修平伤口,涂上凡士琳,有的也可打上腊油,还有的用金霉素药膏抹一层。总之,尽可能在盆土过湿时不使新切口泡水而溃烂。新植松在未成活时每天需要多次喷叶面水,不能让下滴的水分渗进培养土,导致盆土过湿。通常可用大块薄膜,一条边沿绕着桩头一圈,同时用线扎紧。如第一出支点离地面较高,薄膜可绕高一点,然后将膜张开,拉斜向外,使平时过多的叶面下滴水分全部引导外流。这样头部土面容易干燥,以人为控制盆土的干湿度。
移植的环境条件也非常重要。最好不要有午后斜阳的辐射,不用挖坑,特别是深坑。盆植较差,地值容易依附地温,容易调节干湿度与透气,促生新根,提高生命力。
笔者曾经移植一株高度近两米,头桩直径20多厘米的大型黑松桩材,由于沙土松散,地植之后经养护活过夏天,顺利生长起来。做法如下,仅供方家参考。
在对桩头修根疏枝时,还将所有的切口伤皮进行严格的防水处理。由于伤口极易有松汁外溢,可以502滴封伤口。502能在数秒钟内凝固,封住切口,可有效保护树气。余下的枝条尽可能保证该树的吸水能力,不带土球等于切断了所有的应急供养源,更不能让松汁外溢。种植时在靠近根的四周用大麦播撒一层,然后堆土、高培,不致使麦芽长出土面。6天之后用树胶水管深插、灌水并轻搅使土成浆,最大程度与松根表面密切接触,发生微生物作用促进多生根、早生根,同时可增强断切根的吸水能力,扶助树体复元。
在移植的过程中,保持整个树体、松叶最大程度的湿度,用薄膜包裹,仅留必要的透气孔。移植后也要保证不让叶子处于"干"的状态,壤土浇透后叶面喷水的水分严禁下渗到头部,因这时已浇水的湿土急需在最短时间内干燥,达到松植土"偏干"的要求。
初植一周内可完全不晒太阳。之后一个月内仅在早晨9点钟以前见光照,其余用遮衣布等严格遮荫。如果过早加强光照量,代谢加强了,由于气温不适合生根,树液流动量太大,能量耗尽不利于成活。到3-4月份,可渐渐延长日照时间。因为植株长时间处于一种半休眠状态,在它接受微弱的阳光后,经5-6天可适量对叶面喷洒葡萄糖以补元促根。植株的水芽现象抽长新芽是正常的。如不是土壤严重缺水,芽芯衰软或抽长变弯曲时,就可以判定植株已经断气。如发现松树局面枝条枯黄,也说明已死亡,只是针叶未全部脱水干枯而已,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熬过夏天,在松芽抽长过程中。芽头停止生长就立即引起重视,检查管理方面是否存在漏洞,或许可以继续裁剪一部份多余的枝条,恢复平衡。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4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神彩 于 2015-2-14 23:08 编辑



上面的内容是转贴的,有什么不对,敬请大家补上.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15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彩 发表于 2015-2-14 23:03
上面的内容是转贴的,有什么不对,敬请大家补上.

谢谢大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5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在百度找《松采挖与养护知识汇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6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爱园林 发表于 2015-2-15 22:09
你可在百度找《松采挖与养护知识汇编》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1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的正好  这篇就是我现在急需的药方  黑松第一次裸植  希望我能成功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2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和我们南方种松是两码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2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提高黑松移植成活率
通常都认为黑松移植时间从入冬休眠期到早春二三月份。其实最佳期应是春节前夕(闽粤地区)到植树节(3月12日)。
如果是初冬季节移植,强力根在低温条件下无法促生新根,这时与新土细密接触的时间过长,极易导致伤口溃烂,管理难度加大。但针对无法携带土球的桩头,如果在春季松芽开始萌动,松液流动松而根不能及时从土壤中吸取有效养分,就导致植株的供需失衡,即便抽出松芽不日也会渐渐枯黄。因此,遇到上好良材又无法携带土球时,应及早移植使其在新的土壤中慢慢地分化生根。值得注意的是,在移植时尽可能呵护细小根须,特别是劲头越大的粗根其细根就越多,越发珍贵,特别是直立式的主根就更粗,细根更加重要。移植时尽可能疏减多余的枝条,减轻树体的负担。
黑松最怕烂根。防止烂根与促生新根是关系到黑松成活的又一重要环节。首先是盆土的配制问题。黑松是在PH值6.5左右比较好。南酸北碱。在南方大多土壤PH值都是偏酸性,假植松须要透气好、脱水快的生长条件,通常理想的是用三毛土,即山土中带有白至成分,呈粗细不均的颗粒状,用手指碾抹可成粉末,再拌二份黄土(即山土)或沙土。如果没有条件也可以就黄土加粗沙,如山土的含沙量较高,沙就少用,反之多用。另外根皮的新切口在种植前用利刀修平伤口,涂上凡士琳,有的也可打上腊油,还有的用金霉素药膏抹一层。总之,尽可能在盆土过湿时不使新切口泡水而溃烂。新植松在未成活时每天需要多次喷叶面水,不能让下滴的水分渗进培养土,导致盆土过湿。通常可用大块薄膜,一条边沿绕着桩头一圈,同时用线扎紧。如第一出支点离地面较高,薄膜可绕高一点,然后将膜张开,拉斜向外,使平时过多的叶面下滴水分全部引导外流。这样头部土面容易干燥,以人为控制盆土的干湿度。
移植的环境条件也非常重要。最好不要有午后斜阳的辐射,不用挖坑,特别是深坑。盆植较差,地值容易依附地温,容易调节干湿度与透气,促生新根,提高生命力。
笔者曾经移植一株高度近两米,头桩直径20多厘米的大型黑松桩材,由于沙土松散,地植之后经养护活过夏天,顺利生长起来。做法如下,仅供方家参考。
在对桩头修根疏枝时,还将所有的切口伤皮进行严格的防水处理。由于伤口极易有松汁外溢,可以502滴封伤口。502能在数秒钟内凝固,封住切口,可有效保护树气。余下的枝条尽可能保证该树的吸水能力,不带土球等于切断了所有的应急供养源,更不能让松汁外溢。种植时在靠近根的四周用大麦播撒一层,然后堆土、高培,不致使麦芽长出土面。6天之后用树胶水管深插、灌水并轻搅使土成浆,最大程度与松根表面密切接触,发生微生物作用促进多生根、早生根,同时可增强断切根的吸水能力,扶助树体复元。
在移植的过程中,保持整个树体、松叶最大程度的湿度,用薄膜包裹,仅留必要的透气孔。移植后也要保证不让叶子处于"干"的状态,壤土浇透后叶面喷水的水分严禁下渗到头部,因这时已浇水的湿土急需在最短时间内干燥,达到松植土"偏干"的要求。
初植一周内可完全不晒太阳。之后一个月内仅在早晨9点钟以前见光照,其余用遮衣布等严格遮荫。如果过早加强光照量,代谢加强了,由于气温不适合生根,树液流动量太大,能量耗尽不利于成活。到3-4月份,可渐渐延长日照时间。因为植株长时间处于一种半休眠状态,在它接受微弱的阳光后,经5-6天可适量对叶面喷洒葡萄糖以补元促根。植株的水芽现象抽长新芽是正常的。如不是土壤严重缺水,芽芯衰软或抽长变弯曲时,就可以判定植株已经断气。如发现松树局面枝条枯黄,也说明已死亡,只是针叶未全部脱水干枯而已,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熬过夏天,在松芽抽长过程中。芽头停止生长就立即引起重视,检查管理方面是否存在漏洞,或许可以继续裁剪一部份多余的枝条,恢复平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4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北方气候不同,管理也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17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3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4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岭南盆景网(广东省盆景协会主办) ( 粤ICP备14059233号 )

GMT+8, 2024-6-2 20: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